【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8月11日將執行拆除第一間違規宮廟~「慈濟祖宮」,拆除工作原定8月3日執行,因勢逢「卡努」颱風,林姿妙縣長宣布停止上班上課一天,許多人認為是「天意」,不過縣府還是決定延到11日上午8時進行。
執行單位人員表示,「慈濟祖宮」當初被檢舉時,縣府一再通知嬰拆,但廟方都說會自己拆,加上拆除工作招標不出去,以致宮廟已興建成樓地板面積5000多平方公尺的龐大建築,還建了地下室,縣府依照法令規定不得不執行拆除。
「慈濟祖宮」民國50年即存在冬山河畔,供奉保生大帝,後因政府整治冬山河時被拆除,並未妥善安置。經保生大帝信眾及主委集資,重新興建。
宮廟信眾表示,冬山鄉慈濟祖宮歷年來秉持著~「公益優先,愛心不落人後」,長期捐助白米、日常生活用品等給弱勢團體、低收入戶,平時都在做公益,興建用地屬於特定農業用地,如果要變更必須經行政院核准,希望宜蘭縣政府能協助陳報給行政院,以利辦理土地變更。說明如下:
1、原建物是因宜蘭縣政府重大建設而徵收拆除,而且「農業主管機關同意農業用地變更使用審查作業要點」第6點規定~「經行政院核定之計畫或公共建設之所需用地,得申請變更使用。」
2、建請宜蘭縣政府協助審認安置計畫之必要性、公益性、妥適性,協助報請內政部核轉行政院核定,據以辦理土地變更,並循程序辦理建物、寺廟合法化。
3、保生大帝是民間信仰,也是地方集會所、有避難空間、活動中心等,同時亦得提供當地居民舉辦各項民俗節慶相關活動,及保全臺灣宗教文化之發展。
4、拆除之後,不惟信眾集資的二億餘元,付之東流,也破壞了景觀,亦不可能恢復作農業使用,十分可惜,宜比照違規寺廟、工廠輔導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