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救國團宜蘭縣團委會為幫助偏鄉小朋友圓夢,主要目的在於發掘偏遠地區青、少年的技能,鼓勵學子在自己能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用成果作品換取自我想獲得之物品,並由善心人士交換成果物品後,完成學生的心願,並使其學習透過自我的付出完成自己的心願與夢想,希望據此將社會善心人士的愛與關懷帶入他們心中。
【影音直播】
宜蘭縣救國團主辦的113年宜蘭縣「愛‧分享」聚光圓夢計畫,今(5)日上午10時將「愛」送到蓬萊國小35位孩子們的手裡,透過講師帶領小朋友編織原住民傳統技藝,將學習技能與社會愛的關懷帶入心願中。始業式時宜蘭縣救國團聯誼會會長蔡岡志表示,除了感謝校長王麗萍帶給孩子們這樣有意義的活動外,也藉由小朋友手做作品,換取自我想獲得之物品,並由善心人士交換成品後,以完成小朋友之心願。宜蘭縣長林姿妙也請民政處副處長辜雯華一同蒞臨現場陪伴孩童一起完成圓夢計畫。
民政處副處長辜雯華指出救國團成立至今已72年,一直以來都是陪伴世代青年成長與推動公益不遺餘力的社會公益團體,蓬萊國小校長王麗萍也是辦學認真第一、爭取建設第一、照顧學生權益第一的優質校長,非常開心今天能看到救國團與大同鄉在地小學一起辦理這樣有意義的活動。
辜副處長說, 這是一個 分享的社會機制, 它呈現的方式是~ 小朋友透過學習、努力,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也讓小朋友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不透過一些方式是得不到的,藉由 這樣一個手作的機制 ,來呈現 自己的願望,透過社會企業的協助幫忙, 讓他們達成願望。我們希望這樣子的一個「愛.分享」計畫,不僅在公益活動上呈現,也能在體育活動方面呈現,用這樣方式來運作, 救國團是一個拋磚引玉的作法 。
而在活動過程中,可以發現每個孩子會因為每個人的行為特質,而製作出的成品也不盡相同,進而展現出每一個小孩子不同特性的成品,而在製作過程中也可以發現在實際手作過程之中,也有部分小孩會因為成品製作不盡完善,而感到沮喪、失落,而透過帶領老師的帶領及輔導下,一步一步的完成手作木藝品的雕塑最後完成成品,也希望讓孩子在製作過程當中,學習如何調適自己的情緒及心情,並且隨時停下來檢視與調整自己的步調,讓孩子從手作中獲得自信心及成就感。
救國團宜蘭縣團委會曾祈勝總幹事表示,救國團希望能用最大的愛與關懷與所有善心人士一同陪伴孩童,為社會、為弱勢群體服務。希望這樣一場聚集孩童心願與社會「愛」與「善」的「聚光計畫」,能夠給與學生學習更溫暖寬容的心靈面對生命的困境與難處,與面對人生挑戰的勇氣與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