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楊承運泰緬邊境攝影展~展至11/16日

楊承運泰緬邊境攝影展~展至11/16日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No Border》-楊承運個展~即日起在宜蘭市嵐峰路「初應藝術」展出,展期坙年11月16日,每週四、五、六下午1:30-5:30;另可預約看展,預約電話0905-385-105

 

展覽座談~訂於11/10(日) 14:00舉辦,主持人:李軒羽(初應藝術總監),與談人:楊承運(攝影藝術家)、謝鎮逸(藝評家)、陳天健(策展人),地點:宜蘭縣宜蘭市嵐峰路一段104號二樓TRUEiin Art(初應藝術)。

 

楊承運攝影家的個人簡歷~出生於台北,畢業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曾任全職社工師四年,主要工作內容為親密關係暴力與家庭關係。目前自由接案以藝術創作、社工方案、空間攝影及攝影教學為主,並長期協助跨國NGO執行國際援助。

 

主要關注自身與重要他人共同所面臨之議題,近年專注於跨國遷徙、多元文化衝突與融合以及跨文化婚姻經驗。影像及裝置為主要創作媒材,並多以共同創作為主。

 

創作是讓自己與他人共同梳理如何面對生活上各種議題的方式,或許能改變現況,或許能解決問題,也或許只是彼此取暖什麼都改變不了,但這些年的創作經驗,縱使無法改變處境,至少能讓人更有精神的面對這一切。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畢業的楊承運,他的展覽是關於2021年後泰緬邊境的系列作品,以「Photovoice」為創作方法基礎。「Photovoice」在社會科學中是一個以社群為基礎的參與式研究方法,透過參與者們拍攝的照片和會談紀錄,將其蒐集到的資料進行研究分析,而藝術家在此系列作品和參與者共同生活、拍攝與挑選編輯照片,藉此一方面讓參與者們在作品中能有更接近其主體性脈絡的表達,另一方面讓參與創作的每個人都可以從另一個位置,再觀看、整理或思索這些意識或無意識的拍攝與其他物件檔案中所隱含的訊息,讓一個以某個時空議題為主軸的作品藉由各種交會堆疊出某種可能性。

 

楊承運表示,邊界往往是意義誕生之處。但邊界不是接近「線」的概念,而是一個區間範圍,是流動,曖昧不明的,如雨季過後的雲霧或隱或現,國與國的分隔,內在心靈與外在文化的交會,更可能是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當人們生活在邊界,經歷的不只是新的地理風貌,而是身份、記憶、信仰,乃至內在世界的重塑與再定義。這些生命中的邊界難以精確描繪,卻無時無刻不在召喚著我們。每一次的穿越,都是重新理解自我與他者,重新思索世界的契機。

 

網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