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er

「山海璞光」華德福共學園雪山行~登峰造極,初登首座百岳.體驗成長

「山海璞光」華德福共學園雪山行~登峰造極,初登首座百岳.體驗成長

【記者譚杰、趙奇濤/宜蘭報導】

花蓮縣的「山海璞光」華德福共學園,由五名男學生、三名女學生,以及一位男老師和一位女老師組成的團隊,日前從花蓮到宜蘭展開了一趟為期三天兩夜的「雪山之旅」。

 

「山海璞光」華德福共學園是位於花蓮壽豐的一個混齡小學校,有幼兒部和小學部。這次到宜蘭登百岳的是是混齡的松果班6-8年級,目前學生共8人,由戶外課老師林高帆和班導師魏吟芳兩人帶隊。

 

旅程的第一天,天氣晴朗,陽光普照。師生一行人從雪山登山口出發,抵達七卡山莊(海拔2460公尺)後,再步行1.5公里到達折返點,返回山莊休息,並享用香菇濃湯麵作為晚餐。

 

第二天,天氣依然晴朗。隊伍於早上六點半出發,攀登哭坡,走了3.1公里後,成功登頂~「雪山東峰」(海拔3201公尺),這也是學生們人生中第一座百岳。之後,他們繼續前行2公里,抵達三六九山莊(海拔3100公尺,當時正在維修)。由於有位學生感到身體不適,他的行李部分由同學們分擔,行李包由老師代揹,隊伍於下午12:50原路折返。部分隊員往哭坡觀景台行動,並於下午2:35回到七卡山莊。當晚,師生們在山莊休息並準備晚餐,享用酸辣臘肉湯麵。

 

第三天,隊伍從七卡山莊步行2公里下山,途中聽取了「防熊」宣導。為了節省接駁車費用並增加鍛鍊機會,他們不搭接駁車,選擇徒步走完剩下的5公里,抵達武陵農場公車站。隨後,學生們在農場的大草皮上玩「鬼抓人」的遊戲,並搭乘客運前往宜蘭,最後在火車站將節省的接駁車費用,大夥享用了雞排、薯條和沙士,為這趟旅程畫下句點。

 

帶領學生團體攀登雪山是例行活動,但這次的行程卻有許多不同之處。師生們天未亮即搭乘火車,再從宜蘭轉乘客運前往武陵農場,最後轉乘接駁車抵達登山口。下山時,由於客運發車時間較晚,他們決定從登山口步行至武陵農場,這也是帶隊老師第一次走這段路。

 

帶隊老師林高帆表示,由於這次的學生組成特殊,他也獲得了許多不同以往的體驗。雖然資源相對有限,但他們將資源用在刀口上,成功且安全地完成了這次的戶外教育活動。從學習的角度來看,這次的行程雖然辛苦且繁瑣,但學習收穫與資源投入的比率相當高。

 

林高帆老師提到,他的兩個孩子也在「山海璞光」華德福共學園就讀,因此他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孩子們的戶外老師。他帶領較大的孩子們,從低年級的散步課程開始,一路摸索著陪伴他們六年,進行了登山、水域活動和單車旅行等各種戶外活動。

 

帶隊老師林高帆形容自己是一個「奇怪的家長」,過去幾年,他的工作多半與山林、河流以及偶爾的單車維修有關,雖然並非教育科班出身,但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教育一直是他的重要課題,他會吸收各種他認為好的觀念並加以運用。他認為教育的本質就是陪伴。

 

他對學生們相當嚴格,或者說是兇,因為戶外教育直接面對的是風險,與環境教育截然不同。他強調自己並非戶外專業出身,但這些年來,他透過在山中背負重物到帶隊工作、參與步道修築和山屋管理、帶領兒童戶外團體和營隊、擔任生態調查志工和環境解說員等經歷,向各領域的人學習了各種技能。他認為,與其像課本中告誡的那樣「不要學鼯鼠,五技而窮」,身為基礎教育者,更應該廣泛涉略,並永遠保持學習的態度。

 

在這次三天兩夜的雪山行程中,師生們連續兩個晚上都住在七卡山莊。第一天上午,他們花了許多時間轉乘公共交通工具,直到下午才終於開始步行。孩子們既輕鬆又緊張,每個人都背著裝滿這幾天所需物品的背包,平均重量約10到11公斤。

 

這次行程的主要練習目標有兩個:負重登山,以及體驗高山環境的寒冷,遇到下雨更好,可惜天氣都很晴朗。由於小六學生的身體發育差異很大,長得高的已經像個小大人,不急著長高的孩子則背著幾乎比自己還高的背包,走起來有些辛苦。

 

由於七卡山莊距離登山口僅兩公里,這樣的訓練量不足,因此師生們在抵達山莊並享用行動糧後,揹起裝備繼續往上走,直到里程3.4公里處才休息折返。總計步行時間約四小時,孩子們走到唉聲連連,希望藉此累積疲勞,為隔天的長天數登山做準備。

 

抵達山屋並不意味著可以休息,帶隊老師要求學生們在進入山屋前將鞋底敲乾淨,並帶領大家進行伸展收操,接著向學生們介紹山屋環境,並強調尊重環境和其他使用者的重要性,要求學生們在山屋內保持安靜,若要交談則到交誼廳。分配好床位後,學生們陸續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並帶著裝備和食材到交誼廳準備晚餐。交誼廳的左側擺滿了其他公司的餐具和食材,飄來陣陣香氣,但那些並不是他們的晚餐。

 

學生們在出發前已經討論好這次的餐食計畫和採買,決定簡單地煮麵吃。雖然簡單,但肉和菜都沒有少。無論好吃與否,這都是學生們自己準備的食物。而學生們也沒有抱怨,只是默默地吃完。帶隊老師認為,這樣的經驗都是寶貴的養分,煮食、用餐和收拾的過程,大家都一起參與。由於大家都累了,帶隊老師在說明完山屋的夜間規則後,便催促大家早點休息,並與學生們討論隔天的行程。

 

半夜兩點,同寢室的另一公司隊伍起床,吵鬧了一個多小時。他們不僅大聲講話、整理背包,還用頭燈四處照射。這吵醒了睡夢中的師生們,大家雖然感到不悅,但也只能忍耐。帶隊老師認為,這將會是一個寶貴的經驗,提醒學生們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人。他認為,這次的經驗越糟糕,感受就會越深刻,也越能促使學生們做出改變。

 

「山海璞光」華德福共學園,在圓裡每個人都是所有孩子的老師,也是每個孩子的爸爸媽媽,轉啊轉的發現,一開始為了小孩的這一圈,最後都轉到了自己身上。他們是以華德福教育作為教育哲學的基石,透過對應不同年齡發展的課程内容,希冀在山海天地之間培育身心靈平衡的未來成年人。

以關愛土地的社群與家庭彼此支援的網絡作為護持,讓孩子在良善、真實與美的薰陶中成長,展現尊重與虔敬的內在,在健康的姿態中迎向世界。

他們一學期會有二次戶外課,這次三天二夜的「雪山行」,也是為6月底的七天六夜大縱走做練習和準備,當然也要努力籌備必要的資金。

 相關連結

https://m.facebook.com/puguangwaldorf/

網友意見